在新世紀之初,人類正走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已成為與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信息技術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與傳統產業結合;信息產業已發展為世界范圍內的朝陽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信息化已成為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則成為一個城市或地區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因此,世界各國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設作為國家的發展戰略。美國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計劃和“數字地球”的概念,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經濟的快速增長。
一、關于對信息化的認識問題
面對信息革命這一嚴峻挑戰和歷史機遇,我國適時提出了信息化發展戰略,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地都在加緊制定自己的信息化發展戰略。黨和國家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把信息化建設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因為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不僅決定著一個國家地區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力問題和一個國家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且直接關系到國家的興衰和民族的興旺,是一件必須要辦好的頭等大事。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從什么高度認識信息化都不為過,從什么高度上抓好信息化建設都是一種有眼光的戰略舉措。
我們必須從現在起樹立起搞好信息化建設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認真抓好信息化建設。
問題是,我們許多同志,包括領導同志,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從認識上還沒有真正到位,甚至有相當的距離,這是當前信息化建設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不解決經濟問題,尤其是不解決領導層的認識問題,信息化建設就難以取得實際效果。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97年國家利用日元貸款為各地區搞信息網絡建設,貸款期限為30年,從第10年開始付息,年息為4厘,第20年開始還本。全國少數西部地區外都利用了這批日元貸款進行了信息網絡建設。我們由于認識問題錯過了一次很好的發展機遇,一錯就是三年,這三年對于飛速發展的信息化事業來講就不是三年了。
還有一些同志認為現在有很多人就業困難,開不了資,使用了電腦、計算機,失業的人不是更多了嗎?也有的人認為,計算機、電腦用處不大,除了用來打打字,玩玩游戲,多不過上網聊聊天,離開它現代化真的搞不成了嗎?有的人認為信息化離我們很遠,現在工業化還沒有實現,搞信息化是不是有點超前了?
這些問題如不解決,就會嚴重阻礙信息化的建設進程,如果我們因為認識問題貽誤了發展信息化的最佳時機,就是誤國誤民。在信息化建設問題上是今天少一分認識,明天多十倍的努力。今天少一分的努力,明天多十倍的困難。寧早勿晚,寧快勿慢。晚了、慢了,我們就要被動、挨打,就要吃大虧。
讓我們回顧一下中國近代史,在19世紀初期,盡管西方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但截止到 1820年前后中國仍占世界CDP的30%,但由于中國閉關鎖國,拒絕資本主義文明,導致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同樣是一水之隔的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使日本成功走上了工業革命,而時隔30年1898年中國的戊戌變法卻以失敗告終,導致了中日的兩種結果。
(一)什么是信息化?怎樣來理解和認識信息化的基本含義?
有人說,信息化就是網絡化,就是計算機、電腦的普及,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不正確的。信息化是一個過程,與工業化、現代化一樣,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包含三個層面,六大要素。
所謂三個層面,一是信息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過程,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二是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程,是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與關鍵;三是信息產品制造業不斷發展的過程,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
這三個層面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工業經濟的信息經濟演化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三個層面是一種互動關系。
所謂六大要素是指信息網絡、信息資源、信息技術、信息產業、信息法規環境與信息人才。
這三個層面、六大要素的相互作用過程就構成了信息化的全部內容。就是說信息化就是在經濟和社會活動中,通過普遍采用信息技術和電子信息裝備,更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資源而創造的勞動價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導地位的過程。
(二)信息化是一次深刻的社會革命。
信息化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認識革命和社會革命。我們從三次革命談起,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是第三次革命。
農業革命經歷了5000—10000年的歷史,拉開了人類制造、利用工具改造利用大自然的序幕,青銅器的制造、瓷器的燒制、絲綢的生產及著名的四大發明都產生于這一時期。人類由最初的狩獵游牧生活發展為種植養殖的定居生活,最終實現了生活的自給自足,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中國作為農業革命的先驅者與參與者傲居世界之首,與之相適應的封建社會長達幾千年。人類的進步得益于信息的積累,可以說這一時期是人類前進的支點。
1763年—1970年是工業革命時期,開始了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進程。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蒸汽機、汽車、飛機、輪船,電的發明,使電話、電視、精密儀器、儀表、機床、機械設備等廣泛地應用于生活與生產中。這一時期是自然力與人力的延伸,也是人類進步的杠桿。
信息革命產生發展于近20年,也就是知識經濟時代,它可以控制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電腦、因特網、信息高速公路、航空航天技術、海洋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納米技術等在生產生活中廣泛應用,使人類社會向著個性化、休閑化方向發展。這一時期是人腦的延伸,是在用一種無形的力量來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農業社會的基礎是農民,工業社會的基礎是市民,信息社會的基礎是網民。在以網民為基礎的信息社會里,人們的行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會形態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從行為方式上說,網絡環境的時間和空間有無限的擴充性和多樣性。網絡時間處于一種無始無終的狀態,或者說網絡時間的特點是“實時、時時、無時”。用戶實時交互、網民時時在線、信息無時不在。北京下班了,巴黎還在工作;巴黎下班了,紐約繼續干。3人組成的跨國公司,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發揮作用。網絡空間是真正的“咫尺天涯”——鼠標一點,漫游全國。人們所期望的全球化、多極化、個性化的特征,在網絡空間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從思想方式上說,存在決定意識?,F在社會中有著嚴格的層級界限。從國家主席到普通公務員至少有十幾級臺階,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等級區別。網絡環境中所有的網民都是一個符號、一個代碼、一個信息點。在點對點的交往中,不管你是總統還是商店售貨員,都可以處在一種自由、平等和直接的交流之中。網絡環境的信息傳播無阻礙狀態激勵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打破層級界限,追求有效和直接的點對點的交往。
從社會形態上說,網絡基本屬于虛擬社會。網民既無身份證又無社會安全號,不但匿名而且一人多名,甚至可以隨時更改。網上無法律,其活動規則是在技術條件制約的基礎上通過協商產生的,且一直在修訂和完善中。政府有疆域,網絡無國界。網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公民。網民在網上的活動是跨國界的,是不受海關約束的。而在現實中,任何國家的公民都有自己的姓名和某種特定的識別方式,政府、法制和秩序構成的現實社會與域名、無序和跨國界的網絡虛擬社會的結合構成了我們今天新的社會形態。
(三)信息時代的十二個特點。
1、信息、技術、知識等無形資產是信息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生產者成為知識性勞動者。
2、生產向著智能化與網絡化發展,腦力與體力相結合,生產與用戶相結合,實現實時敏捷生產與智能生產。如國外出現的無人工廠,實現了全部的網絡化操作。
3、企業組織結構呈現網絡化與靈活化的特點,創新、柔性、信息和知識生產型企業將是成功的企業。
4、企業管理實現信息化、網絡化、個性化、知識與柔性管理。
5、技術向著數字化、智能化、知識化、可視化、柔性化發展。
6、產品呈現智能化、特色化、個性化、藝術化和市場周期短的特點。
7、社會分配按照貢獻大小及知識結構分配。
8、市場呈現全球化、網絡化、無國界化與變化快的特點。
9、產業結構以知識和信息產業為主,物質生產和服務業為輔。
10、在就業方面,從事信息、知識生產的勞動者就業率高,體力勞動者的失業率提高。
11、企業文化是創新、合作與學習。
12、經濟增長的源泉是知識和信息,是專業化的人力資本。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必然會給我們帶來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是前所未有的,當前的問題不是我們想不想、愿不愿意,而是一種必然趨勢。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會引發許多新的變化,面對市場的全球化、國際化,面對中國加入WTO,我們可能在新的國際分工面前作出新的選擇,由此也必然引發一個地區和企業的重新洗牌。
(四)從生產力要素的構成上來認識信息化的內涵。
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由于信息化的發展與網絡經濟的產生,構成生產力的要素也在不斷增加,并不斷占據了生產力要素的主導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使生產力的首要因素勞動力對其信息化能力,即獲取、傳遞、處理和運用信息的依賴空前增強,并促進新型信息勞動者的出現與快速增加。
二是使生產力中的活動因素勞動工具網絡化、智能化,信息網絡本身也成了重要的勞動工具。94年美國生產的波音777飛機,零部件由英、法、美、日、加拿大的大公司承包生產,從設計、圖紙繪制、修改及鑒定都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各種零部件達到高度精確的程度,最后一次組裝成功,大大提高了工效。
三是使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勞動對象能夠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擴大了涵蓋的范圍,數據、信息、知識成為新的勞動對象。如浙江一企業投資30萬元設計3——5微米的集成電路,國外生產,國內銷售,凈賺1.6億元。
四是使生產力中起帶動作用的科學技術大顯神威。信息技術成了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對經濟和社會的滲透作用和帶動作用不斷強化。信息技術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較大的倍增效應。信息技術在改造我國傳統產業中的投人產出比通常為1:22,有的可達到l:100以上。采用信息技術可以縮短產品從設計到投產時間的 30—60%,降低廢次品率80—90%,提高設備利用率2—3倍,降低土木工程設計成本 15—30%,促進經濟效益的平均倍增比率為1:3。
五是對生產力有長期潛在作用的教育更加信息化、社會化和全球化。
六是管理對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作用更加強化,管理科技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發展到內聯網、外聯網、國際互聯網階段,并與各種業務流程的信息化相融合。信息既是管理的基礎,又是管理的對象。信息管理、知識管理日益成為管理的重要部分和新型的模式。
七是作為生產力特殊要素的信息與知識,通過對生產力其他要素(勞動者、勞動工具)的重大影響和通過這些要素的有序化組織和總體性協調,發揮其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兩個過程相互結合的特殊作用。
信息化的參與和滲透改變了生產力要素的構成,使之更加信息化和高級化。因此,我們必須從傳統的認識和傳統的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認識信息化對生產力的極端重要性??梢赃@樣說,沒有信息化的參與,我們的企業、產品、技術都難以生存和發展。
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把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同國民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改革開放,同我們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緊密結合起來。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增強國際競爭力與綜合國力的關鍵環節。為此,我們一定要提高對信息化的認識,認真把握好三個度:
(1)認識要有高度。信息化是現代化的標志和關鍵,而不是現代化的內容;無論對國家、企業和個人,信息化已成為現代全球競爭的制高點:信息化是發展中國家努力縮小同發達國家差距的極好機遇,必須防止信息窮國與信息富國相對立局面的出現,否則在今后發展中處于更不利的地位,甚至因“數字鴻溝”而被邊緣化。
(2)認識要有廣度。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一是信息技術在各部門、各領域的推廣應用過程;二是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三是信息產業發展壯大的過程;四是信息活動規模擴大和作用強化的過程;五是信息化人才培養和勞動者信息素質提高的過程。信息化是這幾個方面的相互作用、有機結合和有序發展的過程,因此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工程。
信息化不僅要經營和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而且要以管理和業務兩個方面促使企業、事業單位、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門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來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開支,增進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更使社會成員普遍享受有益的信息服務。
(3)認識要有深度。信息化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且是一個經濟和社會問題。技術問題的解決必然與經濟社會問題相聯系、相結合。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講,信息化就是信息資源與信息技術,是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互聯系、相互結合的過程,這種聯系和結合越緊密,信息化水平就越高。
歸根到底,信息化是一個長期、艱巨、復雜、系統的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與參與。